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list paperlistmore paperListPage

2025年 04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统计数据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有色金属冶金科学与技术

高锌物料真空还原-挥发回收金属锌铅及富集锡铜合金的研究

徐宝强;左子斌;杨斌;蒋文龙;罗欢;雷现军;史腾腾;王凤康;

高锌复杂物料组成繁杂,含金属锌、铅、锡、铜及氧化锌.针对常规回收工艺存在的能耗高、工艺复杂、污染风险大等问题,基于高锌复杂物料中锡、铜的饱和蒸气压显著低于锌、铅的特征,利用真空冶金的方法,通过真空碳热还原-挥发工艺对高锌复杂物料中锌、铅、锡及铜等有价金属进行同步回收.高锌复杂物料直接真空挥发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 100℃、1 Pa、保温2 h条件下,锌和铅挥发率达99%以上,高锌复杂物料中难挥发金属锡、铜留在坩埚底部形成锡铜合金;在直接真空挥发过程中,发现原料中质量分数约20%左右的氧化锌与锌、铅一同挥发并冷凝,导致金属锌回收率低.针对氧化锌与金属锌、铅共挥发问题,进一步开展真空碳热还原-挥发实验,发现在1 100℃、1 Pa、保温2 h、添加10%碳粉的条件下,氧化锌被还原为金属锌,冷凝产物中获得锌铅合金(90%Zn-10%Pb),难挥发金属锡和铜被富集于残留物中形成锡铜合金(62%Sn-36.5%Cu).该工艺实现了锌铅高效回收与锡铜合金富集,为含锌二次资源的短流程清洁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2025 年 04 期 v.50 ; 第八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KKEC202452002)
[下载次数: 9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湿法炼锌溶液中硫酸亚铁的高温结晶行为与分离技术

胡东风;周东风;邓志敢;刘慧杨;李兴彬;魏昶;

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高浓度含铁溶液,研究在高温条件下硫酸亚铁和硫酸锌的结晶行为,利用硫酸亚铁在高温酸性溶液中易结晶的原理,采用高温结晶方法,探索高温结晶分离硫酸亚铁,降低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技术工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60~180℃的高温酸性(pH值为0.3~0.5)溶液中,硫酸锌的溶解度高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锌离子质量浓度为80~90 g/L、亚铁离子质量浓度为25~40 g/L的湿法炼锌溶液,在温度为160℃时进行高温结晶,溶液中亚铁离子质量浓度可降低至25 g/L以下,高温结晶析出的硫酸亚铁纯度可达93%以上.控制适宜的结晶温度,可在尽可能少析出硫酸锌结晶的同时分离析出硫酸亚铁结晶,实现溶液中锌与铁的初步分离,有利于后续采用赤铁矿法除铁工艺进一步分离锌与铁,对实现湿法炼锌过程中铁资源的高值化与除铁渣的减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 年 04 期 v.50 ; 云南省科技人才计划项目(202405AC350015);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专项(202401BN070001-001,202401BN070001-008)
[下载次数: 10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

DPS添加剂对高抗拉低轮廓锂电铜箔的调控研究

赵嫚;廖娟;赵蒙;刘伟飞;唐云志;樊小伟;

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其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对锂离子电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锂电铜箔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微量的添加剂是改变其性能的有效方法,但单一添加剂发挥的作用有限.本研究以胶原蛋白、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醇硫丙烷磺酸盐(HP)、N,N-二甲基-二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DPS)作为复合添加剂,制备了抗拉强度为502.39 MPa、粗糙度为0.737μm、厚度为6μm的锂电铜箔.同时,探究了复合添加中DPS对铜箔电化学特性、表面微观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PS的加入减小了铜箔的晶粒尺寸,提高了晶界密度,减弱了(111)晶面择优取向,从而增加了位错运动阻力,提升了铜箔的力学性能;DPS、SPS、HP三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加强了与胶原蛋白的竞争吸附,进一步细化了铜晶粒,改善了铜箔的表面性能;DPS通过细化晶粒尺寸、增大晶界面积,有效抑制晶体滑移,降低应力集中程度,从而实现铜箔力学性能的提升.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6501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2ACB202001); 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4BE51045,20212BE51018,20223BH80010);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210831)
[下载次数: 157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nO-Ru/NFs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研究

熊园园;龙庆荣;吴彤;谭涵予;于杰;

电解水制氢的动力学过程较为缓慢,限制了其在氢能产业中的应用.通过调控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从而优化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是一种提升电解水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性能的有效途径.采用静电纺丝-碳化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度分散的小尺寸Ru纳米颗粒与MnO协同作用的MnO-Ru/NFs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过电位、电化学阻抗、塔菲尔斜率、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O-Ru/NFs催化剂在1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ER催化活性(265 mV@10 mA/cm2,396 mV@500 mA/cm2)和耐久性(50 h@100 mA/cm2).本研究为开发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碱性电解水析氧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实际应用潜力.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64044);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03AK140022);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402AG050008);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科技计划项目(YPML-20240502003)
[下载次数: 6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地学与矿业工程

贯通节理砂岩真三轴压缩下力学特性研究

邱帅;李克钢;秦庆词;岳睿;

节理的复杂性使得岩体工程具有许多安全隐患,研究复杂节理岩体在三向应力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对岩体工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三向应力下不同节理空间产状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开展了节理砂岩真三轴力学试验,对比分析节理砂岩试样强度、弹性模量等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围压下,随着节理倾角和倾向的增加,砂岩试样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在60°时最低,节理倾角和倾向对强度的影响呈“勺”形规律;节理倾角和倾向保持一定时,围压越大,节理砂岩的强度越高,围压大小对节理砂岩强度有增强作用,各向异性强度减弱,围压的增加对节理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4005)
[下载次数: 55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川西北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网络构建

夏山林;骆训;杨显华;于慧;罗勇;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生态用地不断被占用,生态区域割裂现象日趋严重,阿坝州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有若尔盖大草原、红原草原、若尔盖生态湿地等重要保护区.识别区域内生态源地分布,构建生态网络,对阿坝州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核心生态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生态服务与生态敏感评价”两种方式识别阿坝州生态源地,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合MCR模型,利用高程、坡度、道路、河流、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六个因子构建综合阻力面,识别阿坝州生态廊道与生态断裂点;利用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PC)对生态源地、生态廊道进行分级,旨在打通生态廊道,减少物种迁移的阻碍,维护生物多样性.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6004);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财政资金支持项目(SCIGS-CZDXM-2024014)
[下载次数: 50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东南亚低资源语言神经机器翻译研究进展

余正涛;文永华;高盛祥;

针对东南亚低资源语言在神经机器翻译中面临的语料资源匮乏和语言结构复杂等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趋势.基于Flores-101多语言平行语料库,对Google翻译、云岭翻译及GPT大模型在泰语、老挝语等8种东南亚语言与中、英文互译任务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预训练模型与数据增强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了翻译质量,但泰语、老挝语、缅甸语和柬埔寨语因数据稀缺、语法结构复杂及非拉丁文字等因素,翻译质量仍落后于马来语、菲律宾语、印尼语及越南语.研究表明,大模型技术与本地化语料库建设是提升低资源语言翻译性能的关键.未来研究应深度融合多语言预训练、迁移学习及跨领域数据增强技术,着重攻克东南亚语言的多样性与文化适配机制瓶颈,构建更加鲁棒的低资源语言翻译系统.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4A20334,U21B2027,U23A20388,62366027);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401BC070021);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502AD080014,202203AA080004,202302AD080003);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03AP140008)
[下载次数: 2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学习与规则匹配的哈萨克术语识别方法研究

木合亚提·尼亚孜别克;古力沙吾利·塔里甫;

旨在解决哈萨克语信息技术术语识别中因缺乏全面术语词库和新术语的涌现导致实体边界模糊以及黏着性语言特性引发的数据稀疏和术语边界错误等问题.采用融合词典增强的深度学习与词缀规则判断相结合的技术路径,通过构建专业词典整合领域知识,并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数据稀疏问题,显著改善术语边界识别性能,降低无关词干扰,最终实现哈萨克语信息技术领域术语识别准确率的显著提升.结论证实,将深度学习技术与领域知识及语言规则相融合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黏着性语言在专业领域的术语识别效果.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1603262,2021D01C118);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
[下载次数: 10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融合图像骨架特征的端到端老挝车牌照识别方法

张凌霄;毛存礼;陈蕊;高盛祥;王振晗;

在中老道路互通和跨境交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老挝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在提升跨境交通运营效率和管理可靠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中英文车牌照识别技术已趋于成熟,但针对老挝车牌照的识别仍面临挑战.老挝车牌照具有独特的双行结构特征,且其下行老挝辅音字符存在多个形态相似字符组,导致传统车牌识别方法在应用中普遍存在相似字符识别易混淆等问题.鉴于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图像骨架特征的端到端老挝车牌照识别方法.该模型通过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提取车牌图像的骨架特征,并引入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骨架特征与原始图像特征的多层次融合,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相似字符的辨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最优基线模型相比,在识别准确率上提升了2.0个百分点,达到94.7%,显著改善了老挝车牌相似字符的区分能力.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66023,62366027,U24A20334,U21B2027);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401BC070021)
[下载次数: 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注意力自适应迁移的零样本跨语言文本分类方法

李文博;高盛祥;张勇丙;

零样本跨语言文本分类任务是指仅依赖源语言标注数据训练模型,并将其迁移到目标语言上,不需要目标语言的标注数据.而传统的跨语言文本分类方法通常需要一定规模的目标语言标注数据,且在跨语言迁移过程中往往忽略以类别标签相关联的关键词,导致跨语言迁移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自适应迁移的零样本跨语言文本分类方法,在完全不依赖目标语言标注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种子词重要性建模和自适应迁移解决零样本跨语言文本分类的难题.首先,基于文本的词分布特征在源语言上抽取种子词,并对其进行重要性建模,生成重要性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规模源语言标注数据训练教师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种子词的词概率分布进一步强调关键性信息.其次,将教师模型捕获的重要词通过跨双语词典映射关系映射到目标语言上.再次,利用教师模型为目标语言中包含种子词的无标注数据生成伪标签,这些伪标签构成了学生模型的初始训练数据,并以此训练学生.最后,学生模型进一步对目标语言的无标注数据进行预测,生成新的标注数据并扩充训练集,通过迭代优化最终得到用于目标语言分类任务的学生模型.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MLDoc和CLS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对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5%、6.7%.

2025 年 04 期 v.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3A20388,U21B2027,62266028);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303AP140008,202302AD080003,202201BE070001-021);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06);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001AS070014);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02105AC160018)
[下载次数: 5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 下一页 尾页
检 索 高级检索